烟台家教网报道: 课改目前还得在高考框架下进行,不能过分理想化,以为可以和高考对立起来
近日,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其中,语文最受关注,语文教育改革问题也随之再一次成为社会热点。新课改已经推进了10年,但社会对语文教育的批判声一直不绝于耳,每到高考前后,由高考作文引发的批评声浪就达到一个高潮。十年教改,语文教育有哪些得失?语文教育改革难在何处?此次语文新课标的修订隐含了哪些改革信号?就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语文标准修订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温儒敏。
主管部门要重视课改与考试“两张皮”问题
记者(以下简称记):新课标公布后,语文教育改革再一次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各界对语文课改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对语文教育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新课改已经推进10年,您能否总结一下10年来语文教改取得的最大突破是什么?
温儒敏(以下简称温):课程与教学观念上有很多争论,但很多新的东西开始深入人心。像“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这些观念,过去也提到过,但这次通过课改,从理论到实践集中强化提倡,正逐步得到普遍认同,在许多学校不同程度上都有改进。这次课改激活了对于问题的认识,社会对教育必须改革有了共识,这是毫无疑义的,也可以说是课改最大的收获。更多请浏览烟台家教网资讯中心:www.ytqhjj.com